文/陳欣宜
在成為鋼琴演奏家之前,無數的反覆練習是唯一且絕對必經的一條道路。一天當中練習數個小時對有志在音樂演奏上有所成就的莘莘學子而言,是多麼的理所當然。當學生在演奏上無法突破時,絕大多數的老師們會建議學生要多加練習。練習越多,越能早日克服技巧上跟音樂上的困難度。因此,練習的量理所當然的被當成提升演奏程度重要的方法之一。
我們在練習什麼?練習可以分為兩大類:技巧上的練習和音樂上的練習。正確的演奏姿勢—包括正確的坐姿,雙腳平放,手放置在鍵盤上的位置,肩膀自然放鬆不要提高,手腕保持水平,手指自然彎曲的接觸鍵盤,然後讓力度從手通過指尖到達琴鍵製造出聲響。學生遵循這些演奏技巧來練習,使手指能快速移動,並使能控制手指的力度來表現出音量和音色的對比。然而,長時間做反覆的練習並盡量維持這些「正確」的姿勢,漸漸的產生一些後患無窮的後遺症。這些機械式的練習固然可以強化手對鍵盤的操控,但是在不斷反覆練習某一片段時,這些制式化的練習漸漸轉變成潛意識的重複動作。此時,掌握音樂進行不是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思想,而是那些已經訓練有素的肌肉了。
許多學生或是演奏者都會面臨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壓力。這些身體上的不適往往是肌肉使用不當或是使用過度而引起的。有時候為了保持所謂「正確」的演奏姿勢,學生在長時間維持這些姿勢之下,肌肉的疼痛就無可避免的產生了。此外,如果學生忽略身體的警訊而持續反覆這些機械性練習,身體肌肉組織將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嚴重者將無法自由的操控雙手了。此時,彈奏的人不斷承受身體的痛苦,音樂演奏對他來說,已經毫無樂趣可言。
很不幸的,雖然學生們不斷的被教導如何控制肌肉的運用和放鬆,但仍然有許多人因為過度或是不當的練習而受傷,尋求中西醫的協助。然而,醫療的救助只能治標而不治本,當學生恢復以往習慣的練習方式,所有的疼痛將會一再復發,所有的惡夢將永遠揮之不去。在國外,許多協助音樂家改善演奏方式及習慣例如冥想、瑜珈、運動等等項目也漸漸的被重視。其中,亞歷山大技巧已被許多音樂學院和大專院校音樂系列為正規科目,教導學生如何正確的活用身體各機能,進而改善學生因練琴或是其他生活中所有活動(如走路、提物品、家事、運動、使用電腦等所有瑣碎事務)所引起身體及精神的不適。
何謂亞歷山大技巧?F.Matthias Alexander(1869-1955)在年輕時承受舞台演出而引起的聲帶受損問題,在求助醫生的治療後,雖然情況有獲得改善,但是一旦恢復演出,同樣的傷害一再出現。後來,他藉由觀察自己的演出方式,注意自己在姿勢上的一些不良習慣,幾經研究之後,發現人頭部及頸部的平衡,關係著全身肌肉和骨骼的應用。換句話說,只要頭和頸部維持良好的平衡,身體的其他部分將會自行作出適當的運用而不需要人類特意的操控。此外,亞歷山大還強調身體及精神的平衡,此兩者互相影響,因此,人的情緒會影響肌肉的緊張及放鬆,當然也可以藉由意識來控制肌肉使力及放鬆的程度。
然而,在日積月累的練習之下,要改變演奏習慣談何容易?此時,有意識的思考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何謂有意識的思考?亞歷山大提出「克制」Inhibition和「指示」Direction的概念。首先,我們不應該再忽視身體的警訊或過度依賴各種治療。當身體的不適出現時,應加以重視並停止練習,來克制舊的演奏習慣對我們持續的傷害,而非一昧的彈奏並期待身體的不適會自動消失。實際上,人們會對疼痛產生適應性,當您一再忽略肌肉的傷害而不予理會,只給予治標不治本的處理,遲早會斷送您的演奏生涯。
在克制回到舊的演奏習慣的慾望後,下一步該思考如何改變舊習慣而發展出新的方法。此時我們所追求的重點不在結果,而是演奏的過程—這個步驟就是所謂的「指示」。根據大提琴家—同時也是亞歷山大技巧指導老師—Pedro De Alcantara解釋亞歷山大所謂的「指示」是只把思想傳達成行動的過程。例如在練習彈琴的時候,我們先在腦中構思如何運用雙手及雙腳來完成樂曲的演奏,這一段過程就是「指示」。然而,在這一段過程中,學生往往過度依賴老師的教導而消極的學習(如指法、手放在鍵盤上的姿勢、演奏的速度等等),而忽略練習其實不單只是依照老師的指示而機械式的重複練習。有效的練習除了參考老師的意見之外,更應該包含自己對所有訊息的再思考才傳達至身體來作練習。例如,當手腕感到僵硬時,我們應該當機立斷停止練習(這就是「克制」機械式練習的習慣),然後來思考為何會產生疼痛。我們可以藉由老師的幫助或自行觀察是否有不良的演奏姿勢(例如手腕的位置過高等等),再來判斷出如何改進或改善演奏的方式(這就是「指示」)。當練習者可以透過這一套模式來練習,此時此刻,我們練習的不再將只是我們的手指手臂,而是將大腦和身體視為一體,來做完整的練習了。整個練習過程也因為質的提升,更容易更早一步可以達到優質的演奏程度。
筆者認為,亞歷山大技巧不僅相當適合應用在樂器的學習,也相當適合運用在各級教育系統中。因為教育帶給我們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能學習,而是如何運用心智來掌握肢體的運用,維持身心的平衡及健康。亞歷山大技巧注重維持身心協調的學習方式受到美國哲學教育學家杜威的大力支持,他在The Use of the Self這本書的序言中指出,在無法維持身心平衡的學習方式下,任何的教育方式都是錯誤的 (p.12),因為教育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在教育中學習生存的方式。端從學生練習演奏的習慣,就能看出他們面對生活的態度。當學生只依賴老師的教導或是只動手不動腦機械式的練習演奏,教育者如何能期待學生能靈活思考,創造出更動人的音樂呢?
陳欣宜
美國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音樂碩士
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音樂教育博士班專攻鋼琴演奏教學
亞歷山大技巧合格教師
自《音樂講堂》(30/4/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