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如何教好音樂課-台灣No.1 人氣音樂老師 李明蒨經驗談

如何教好音樂課-台灣No.1 人氣音樂老師 李明蒨經驗談

文:連士堯
很多人對音樂課的印象,大概都是老師在台上放音樂,學生在台下打瞌睡,但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開設音樂通識課的講師李明蒨,卻完全打破此種刻板印象,學生不但在上課踴躍發表自己對於古典音樂的感想,還會在課後主動找CD聆聽,走入古典音樂世界。也因此,李明蒨開設的通識課成為海洋大學每學期最熱門的課程之一,甚至創下高達兩千人選課的記錄,很多人從大一盼到大四都沒有機會進到修課名單中,究竟她的音樂課充滿著什麼樣的魅力?就讓李明蒨老師與我們談談如何帶領學生進入古典音樂世界。
 
無壓力的音樂學習歷程
有著這麼高超的音樂教育技巧,大家一定會認為李明蒨從小就被父母用心栽培,然而相反的是,李明蒨的父母一開始完全沒有考慮要讓孩子走音樂的路,全家也只有李明蒨自己對古典音樂感興趣,五歲開始學鋼琴,只是因為正好遇到了一位會教琴的幼稚園園長,沒想到李明蒨越彈越投入:「我小時候也不用家人或老師監督,自己就會早上五點起床練琴。」雖然沒有念過音樂班,李明蒨仍然在高二時決定修讀音樂系,並選擇了許多偉大音樂家的故鄉──德國作為目的地:「我有一天突然發現,包括像是巴赫、貝多芬、布拉姆斯、孟德爾頌等人全都來自於德國,心中對這個國家開始有了嚮往。」當同學都被聯考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同時,李明蒨卻是開始潛心學習德文,因為到德國念大學必須要先有一定程度的德文能力。一年之後,李明蒨順利地到德國求學,以七年的時間,取得了音樂教育及演奏雙碩士學位。一直以來都在台灣教育體制外學習音樂,或許就是李明蒨為何能保持純淨的態度,在音樂教育上給學生毫無壓力的空間學習。
從德國學成返台後,李明蒨一直抱持著要把國外經驗分享給台灣民眾的想法,然而在開完個人巡迴獨奏會後,李明蒨很明顯地發現台灣觀眾跟音樂家的距離相當遙遠,對於古典音樂更是感到陌生,若音樂家想要「推廣音樂」,不能只純粹開音樂會就好,因為來聽的民眾並不會覺得音樂跟他們產生關係:「這也是為何我會決心從事音樂推廣教育活動的原因,我們在要求民眾進音樂廳的同時,要先教導他們如何『欣賞音樂』。」
 
古典音樂欣賞關鍵字:生活
在推廣音樂時,李明蒨發現大眾對古典音樂最常出現一個感想:「聽不懂」,便不會進一步聆賞古典音樂,而要大眾「聽懂」,李明蒨認為並不是要去教大家如何解析樂曲的結構、調性、樂段等等過於深奧的東西,而是要想辦法將古典音樂融入到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因此,李明蒨在大學上課時會很明白地跟學生說:「科學研究指出,聽莫札特的音樂可以活化腦部,使反應更加靈敏,今天大家都在談競爭力,都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聰明,那我們多聽莫札特的音樂,不就自然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以「實用」的角度,跳脫大家認為音樂只是純「欣賞」的功能,增進學生對於古典音樂的興趣。
而在課程設計上,李明蒨更是絞盡腦汁變化每一個學期的課程:「我認為這是學生喜歡上我的課的關鍵,因為他們永遠不會覺得無聊。」李明蒨開過「音樂圖像館」、「現代音樂賞析」、「音樂身心療法」等等不同主題的課程,就是為了希望找到最能讓學生引起興趣的教學方法。現在李明蒨在大學開的課程基本上定調為兩種:「音樂家紀事」是透過音樂家的私人「八卦」,來讓學生了解其創作音樂背後的故事,增進學生與音樂家之間的距離:「像我這學期第一次教馬勒,就會有學生跟我說:『老師,我覺得馬勒的童年跟我好像。』」也因此讓學生對音樂家的音樂更產生共鳴;另一堂課「音樂與心靈」,則用「音樂治療」的概念,為日常生活碰到的各種狀況開設「音樂處方」,李明蒨表示:「音樂對我們而言,就像是必須的糧食一樣,只要能與生活結合,音樂可以陪伴我們度過人生各種高潮及低潮期,讓我們的人生走的更加穩健。」



自《音樂講堂》(26/4/2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