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文化評論人、小說家、MUZIK專欄主筆等多重身分的楊照,讓女兒從小學習鋼琴,進入音樂班就讀,外人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楊照並不是希望把女兒栽培成音樂家,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來自兩個想法,第一是希望女兒可以不要花過多時間在普通學科上,第二是認為若將來女兒發現自己對音樂有興趣,至少有留給她一個發展的可能性。
學鋼琴的兩個理由 「我覺得台灣教育花太多不該花的時間讓孩子念學科,」楊照在談論讓女兒其叡念音樂班的決定時提到:「因此我讓她念音樂班,主要是希望她可以在別的事物上有成就感,不要對學科成績『看不開』。」面對許多人批評的台灣音樂班教育制度,楊照倒是認為並無不妥,因為音樂班可以讓同學之間造成競爭壓力,形成一股互相激勵的「同儕效應」:「由於他們還是小學生,小朋友的競爭都很單純,主要是在意『自己好不好』,只要『看不得別人好』的家長不要參與,基本上我是樂觀看待小朋友之間的良性競爭。」除了讓孩子能因競爭意識而求進步外,音樂班也讓學習音樂的孩子不會孤單,楊照提到曾有一位就讀普通班的學生,鋼琴程度進入省賽,但當他為了比賽而請假練習時,他的同學都不了解他的音樂成就,甚至老師都疑惑為什麼要為此請假,音樂班在此點上,則是可以讓有音樂教育的小孩互相扶持,彼此擁有共通的語言。
另一個堅持讓女兒學鋼琴的原因,是希望「給孩子一個可能性」,楊照認為,孩子不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喜愛音樂,因為那時的鑑賞能力還不夠,然而如果等到孩子長大了,知道自己對音樂有興趣,再來要求學音樂的話就為時已晚了,所以自己讓女兒五歲時就開始彈鋼琴,也是希望能留給她一個往音樂界發展的機會。
要讓年紀這麼小的孩子學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楊照認為只有在音樂教育上,父母不能跟孩子妥協:「我是非常贊同孩子適性發展的,但在音樂上不行,因為學音樂並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是要經過長時間很無聊的基礎練習後,才能達到另一個層次的成就感。」而非常重視自己與老師想法有沒有相同的楊照,一開始就希望是給女兒相當「嚴謹」的音樂教育,楊照認為坊間太多音樂班讓音樂變得太「好玩」,因此忽略了很多基本功,將來學到一定程度後,很容易遇到瓶頸。
因為不有趣,楊照更是強調父母陪伴的重要性,除了在監督孩子練琴時要有耐心地「半拐半哄」外,父母更要建立起自己對於音樂的興趣。楊照夫婦在女兒上課時更會進到琴房內旁聽,一同了解女兒課程內容為何,同時增進了自己對於音樂的了解和認識。
自《MUZIK no.32 六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