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雜誌32期 作者:張正傑
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但玩音樂的孩子更快樂!大提琴家張正傑在學音月二十多年後,改變了心態,用「玩」去看待音樂,從此更能享受音樂!
每次演講或在公眾場合、聚餐時,很多爸媽最喜歡問我的就是:「我怎麼知道我的小孩是不是莫札特?如果不是,我何必每次開車送他去學音樂,讓他自己坐公車去就好啦。」我聽到之後都會不知如何回答。
我一直覺得,很多孩子學音樂背後有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圓爸爸媽媽的夢。其實我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爸爸是音樂老師,我五歲就跟他學鋼琴。可是,跟爸爸學鋼琴怎麼會學得好呢?首先,跟父母學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再加上當時有學琴的孩子會來我家,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鋼琴聲沒斷過,而且彈的還不是奏鳴曲、協奏曲,是當年最流行的拜爾,聽都聽膩了。
所以我七歲和爸爸翻臉,說我不學了。爸爸當然覺得不行,堅持家裡每個孩子都要學樂器。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是因為爸爸學琴學得晚,他希望哪個孩子可以彌補他當年沒完成的夢——成為音樂家或上台演奏的夢。
在一定得學樂器的狀況下,那時候的我七歲,只知道三種樂器: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我看到哥哥學小提琴是站著、姊姊學大提琴是坐著,當然就選大提琴。
從我的例子來看就知道,不要以為小孩學音樂、挑樂器是有什麼特別的興趣,甚至有時候,小朋友學什麼樂器根本不是自己選擇,而是大人幫他選。例如很多媽媽喜歡自己的女兒學長笛,覺得「一頭長髮、吹著長笛」是最美的畫面。可是也許你的小孩天生對長笛的音色「過敏」,根本不喜歡;這個例子不是沒有,莫札特就是這樣,他天生恨透長笛的音色,因為他覺得那太尖銳。
打開玩心,與音樂更親近
從小遵循傳統學音樂之路的我,也曾和許多學音樂的人一樣,面對音樂時很拘謹。直到二十多年後,我改變心態,開始去「玩」音樂,感受完全不同了。
我想很多人都有結婚的經驗,我常問結過婚的朋友:「還記得結婚那一天嗎?」大家幾乎都回答:「只記得『很累』,過程發生什麼『不知道』。」因為當天新人就像木偶,被擺過來擺過去,有時連婚宴的菜都沒吃到。這個例子很貼切,以前的我要上台前非常緊張,有一堆迷思:喝菊花茶鎮神、吃維他命C保持專注、含人參片……甚至中午要吃塊五分熟牛排,希望晚上的演奏帶點野性。這些例行步驟,反而讓我不能自在的享受音樂。
不過自從做了改變,用「玩」的心態去看待音樂,我現在站在舞台上是在享受每一秒、享受每個音符被傳達出去;而且我愈玩愈大膽,玩到了太魯閣、翟山坑道……甚至是孔廟,讓孔子也聽聽巴哈的音樂。因為是「玩」,我可以放鬆自己,才有辦法去體驗音樂、去享受整個過程。
去年我還做了一個「音樂棒棒糖」,將演奏曲目製成小片CD,包裝成棒棒糖的造型。這個靈感來自我那愛吃棒棒糖的女兒,為了讓她收到喜歡的禮物,又不用擔心她蛀牙,「音樂棒棒糖」就誕生了,這也是一種「玩」音樂啊!
因此,我建議爸媽不要為了圓自己的明星夢,或是帶有目的而要孩子學樂器。應該先讓孩子多聽音樂,看看他到底喜歡哪種樂器,再找機會帶他去聽那種樂器的音樂會;並且告訴孩子學樂器是需要練習的,等他自己有「我就是那麼想學」的想法,再讓他學。
最重要的是,爸媽要改變觀念,不再是要孩子去「練」樂器,而是「玩」樂器,讓孩子覺得學音樂就像打球、跳舞、玩遊戲一樣有意思。很多爸媽會規定孩子「每天練一小時的琴」,但如果孩子沒耐性或年紀還小,倒不如讓他認真、專心練十分鐘,把一首曲子完整彈好,就可以去做其他有興趣的事。練習的品質要比時間重要多了,讓孩子每次練十分鐘,分隔著練,就像「少量多餐」的概念,孩子才不會失去興趣,也才能真正開心玩音樂。
自《音樂講堂》(29/3/2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