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樂:發掘50首古典音樂的恆久光彩-楊照
《想樂》不是一本客觀解析音樂的著作,卻是作者認真盡心讀樂與盡興賞樂的紀錄與反思。
集結了數年來他對喜愛的音樂作品深入追索的過程與心得。
MUZIK謬斯客 文:顏華容
聽說楊照出了一本談音樂的書,筆者當下的反應是「哎呀!終於來了!」
許多人認識楊照這位名人,恐怕是因為政治新聞,不過楊照先生可是眾多被劃歸於政治與媒體範疇的名人中,真正深入「愛」樂的少數人士之一;楊照不只在雜誌上書寫、演講台上大談音樂,楊照也是經常出入音樂廳的認真愛樂者,這位在帶狀廣播節目中固定規畫時段給幾乎沒有經濟效益的藝文節目的名人同時也是一位以謹慎客觀呵護出一位小小音樂家的父親……
雖然網路創作與閱讀的普及度早已超過實體書市,但我相信還是有不少人鍾愛著手捧書、輕輕撫觸各種帶著我們暫且離開塑膠水泥金屬的紙質、就著作者、編輯、美工設計安排的版面、讀著要求著我們以心靈、智慧、經驗、情緒互動、那一行行無法輕鬆自在以「Ctrl-c」剪貼複製、無法以手指揮之即來呼之即去的文字。
深度愛樂者的告白
筆者以為,為音樂加以解說──尤其形諸文字──是件再嚴肅不過的重責大任了。這本看似介紹五十首「古典音樂」作品的散文集──至少對筆者而言──力量並不僅在於楊照怎麼看哪一首作品、楊照又挖出多少你我所忽略、不知的音樂小八卦,而在於楊照的這種認真能激發的能量。《想樂》不是一本客觀解析音樂的著作,卻是作者認真盡心讀樂與盡興賞樂的紀錄與反思。
楊照這本《想樂》集結了數年來他對喜愛的音樂作品深入追索的過程與心得。
學過數種樂器的楊照並不只是汲取資料從而隨心暢意地書寫自己的聆樂心得,他的論述與文字中最珍貴的,除了深刻而坦率的感想告白之外,楊照也避開「說音樂」時、希企給大眾們「傳音樂道」時,不知不覺給音樂加上不必要、毫無關聯、甚至相當謬誤的說明與幻想。
不僅節制自己無謂的發想,有著嚴格的歷史專業訓練的楊照直率而言之有本的紮實解說,令人不禁希企著這樣的文字或許能在近年來已經相對更加蓬勃與質量均增的音樂筆耕園地增加更多正本的能量,而不僅只是名人跨足音樂的暢銷著作。
聽音樂、讀人生
楊照在自序中點破一件既簡單卻又極為關鍵的事:「很多時候我們說聽音樂,其實講的是『聽歌』」,歌曲以「人聲」表達,自是較器樂與人更加親近;筆者就經常問中學生、大學生,讓他們為之瘋狂入迷的偶像歌曲,到底是偶像的音樂,還是那歌詞中所描述的體驗或夢想?到底是偶像的長相、舞技、音色音準節奏律動感,還是去掉許多故事的包裝之後的音與聲呢?當歌詞寫得絲絲入扣時,有沒有人在乎是怎麼樣的聲音將「內容」表達得入木三分呢?
其實音樂與人類的關係變得如此不自然,變得如此「需要解釋」,當然還是我們自作自受。
其實,即便是鎮日在音樂專業中學習的學生,對於「聽音樂」到底聽的「是什麼」可能仍舊懵懵懂懂;他們其中的許多人,每天都得面對自己練習眾多各有歷史價值、意義、內涵的音樂作品的小成功與大失敗,陷入必須挖掘自己相對「瘦弱蒼白」的靈魂、又要練出唱片時代的大眾認為理所當然的「快、狠、準」技巧的困境中;甚而有些人還似懂非懂地接受來自同學、父母與同學的家長、各個老師對「音樂」與「音樂作品」的種種真知識與偽見解──例如,哪首作品考試比賽很吃香、誰去年考試比賽時演奏什麼作品得了第一名所以今年這首曲子成為熱門曲……;老師們揪著心對學生耳提面命「雖然這樣太快太猛但評審就愛這一味」,而專業有成的諸多音樂家們站在評審這個看似有「權」、卻囿於各種規定制度而只能發出不完整的小聲音的岸邊,又怎麼能夠以量化的數字獎賞──或針砭?種種音樂活動變得愈來愈功利,到了令人傷心又羞愧的地步,聽音樂、學音樂、甚至教音樂、演奏音樂的人生活在虛空中,所想的無非不是「以音樂可以達到什麼」諸等「實用」目的,實際上有關於音樂、有關於促使音樂作品迸發、傳遞於人類有限的生命之間的各種發想,反而顯得不再重要;從而,誤讀、驕縱地用他人作品發散自己的魅力、超能,達到各式各樣的目的,反而凌駕於樂音之上了。
而這種弔詭困境不只在台灣甚囂塵上,全球皆然。
認真「享」樂
有不少人認為「學音樂」乃怡情養性,屬「休閒娛樂」,何必認真?
我想任何否定「認真」存在於生命中分分秒秒的人都應該讀一讀楊照這本書。
往往,當有人擔憂「以訛傳訛」就此發生而加以指正時,面對的卻是「不過是聽聽音樂、聯想一下,有這麼嚴重嗎?」這樣的鬆散態度。
是的,當作者離我們十萬八千里、距我們幾百年之遙,作者或者已無法在意自己被「誤解」。
好吧,就算是「誤解」好了,難道錯誤不生美麗嗎?藝術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啊!
或是,我不喜歡你們推崇的「古典」音樂、更不靠音樂謀生,何必認真呢?
那麼,誰能告訴我時下有哪一首暢銷商業音樂作品已經進展到無調性、或用十二音列手法寫成?
或者,有哪一張暢銷商業音樂唱片不以「故事」宣傳推銷?入口網站上令人眼花撩亂的小故事、部落格心情留言、甚至偶像們的Twitter、Plurk、Facebook……,無不引起大眾們遐思、捕風捉影;媒體上不時大肆報導「傳言」小天王小天后主打歌的「背景故事」……
在許多的聲音中有一個人、或一群人挑選了一些聲音,稱之為「樂」;長久以來加以排列組合、仿效改造或重製;這些「作品」不但為廣大人群所接受、甚至跨過了時空界限、歷史文化政治立場的弔詭;「Classical」音樂不僅僅是「古典」的音樂,它經得起人類種種不解、熬得住各種誤讀與偏見,無論我們如何質疑數世紀以來的政治「力場」轉換導致泛歐音樂主導全球,三和弦、大小調仍層出不窮出現在藝術或商業媒體中。
在一個能夠將各種逸樂晉升為品味、從飲用水到假睫毛、寵物食物的品質、品牌都能變成「認真」的目標的社會,聽音樂還只是附庸風雅、放鬆心情嗎?我想我們對於人生、對於音樂書寫得還不夠,不但不夠多、更不夠好。
長久以來,「聽音樂」這件事情在台灣被賦予極為弔詭的兩極性:聽音樂等於休閒娛樂,所以不必認真以對;聽音樂等於附庸風雅,所以更不必認真,因為醉翁之意不在酒。
所以我們還要繼續樂讀、認真讀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