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音樂升IQ助健康?專家研究勿亂信



近日傳媒又講起「莫扎特效應」,說維也納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小組重新審視四十個研究後,發現沒證據支持聽莫扎特音樂有助提升IQ。查這並不是新聞,數十年來很多實驗都無法重複實現「莫扎特效應」,有不少人說「莫扎特效應」搵笨,指其註冊「莫扎特效應」為商標是「音樂騙棍」的所為。 查實為求提高IQ而聽音樂,實在太功利主義,本來就不值得鼓勵。但聽音樂對人總有益處,即使不會提升IQ,也可能有益健康吧?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心臟科醫生Michael Miller,2009年發表研究結果,指聽音樂可增擴血管,降心臟病風險。聽開心的音樂跟開懷大笑一樣,對人的心臟有益,就好像服用血液藥物一樣有用。

Helsinki大學研究指,中風人士如多聽音樂,康復速度比不聽音樂的中風者佳。此組參與者為六十名中了風的人,聽音樂後三個月,60%中風病人記憶力有恢復;而不聽音樂者只得29%記憶力會恢復。

韓國Dongsan大學研究指40個腳部骨折病人中,如每天聽半小時至一小時音樂,其感到的痛楚程度較低。

香港中文大學2009年實驗結果:多聽音樂可降血壓。每日聽25分鐘音樂,連續聽四星期,這批人的血壓下降了,不聽音樂的血壓就沒有變化。

Max Planck Insitute for Human Cognitive and Brain Sciences in Leipzig and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播開心跳舞音樂給300人聽,發現聽過開心的跳舞音樂後,他們的荷爾蒙表現與免疫力都提高!

嘩,真好,講到音樂恍如神藥仙丹一樣。如果真是如此就好了,人生會快活好多。可是,這些結論也不要盡信。

例如,Michael Miller做的研究,原來只找了十個人來做。只得十個人!而這十人聽音樂時間只是半小時!他們聽自己喜愛的音樂半小時,然後聽感到焦慮的音樂又是半小時。這合共只一小時的聆聽,就可測出血管的反應?

Michael Miller更進一步說連音樂類型都能分得出功效程度。他說鄉謠音樂最能令人鬆弛,重金屬搖滾最令人焦慮。嘩,十個人每人聽一小時音樂,還要聽幾種音樂,這樣就能斷定不同音樂類型的影響力?

真是笑話。這簡直是個混帳的研究。所以,對於學者、研究者或科學家的話,我們不要隨便信。

Max Planck Institute的播開心跳舞音樂研究,雖然指出免疫力有提高,實際上能令人抵抗到甚麼病呢?抵抗程度又高了幾多呢?都沒有實際表示出來。

聽音樂,不為甚麼,就只為聽音樂。這自然有益。

資料來源:親子王

自《EDUKID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