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如何為子女選樂器?

在人類社會中,處處都充滿了音樂。悅耳的音樂為人生帶來了樂趣,也能陶冶性情。隨人生活質素及水平之提高,父母給予子女的器樂訓練機會,相繼提高。因此,學習樂器的人,也愈來愈多。

讓孩子學習器樂,實是一件叫兒童興奮的事情。可惜,樂器的種類,可說是林林總總,多不勝數,真叫父母費盡思緒,難以選取。到底如何為子女挑選合適的樂器來學習呢?在此,我簡略地建議下列方案,以供家長參考。

宜先了解樂器特性
1.家長須作簡單的資料蒐集,約略了解樂器的類別和特性,其樂器之大小、音色或音域等是否迎合子女的喜好。家長可透過網上、各音樂團隊、或音樂事務處,取得有關的資料。雖然家長仍須專業導師的輔助,但簡單的樂器認識,必能對子女的提問,作出基本的輔助和引導。

2.在美期間,我曾遇上一名可愛和認真的10歲女學生。她坦然地告訴我,她不喜歡習琴,只是母親硬要她上課,無怪乎其上課進度有如拉牛上樹。幸好我們最終能打破這個困局,使她增添一點兒的樂趣。要學好樂器,學生的「原動力」十分重要。而「原動力」主要是來自孩子對樂器本身的喜愛程度。所以,家長需留意子女對樂器之選取傾向。若子女表達其喜好,如長笛的音色、音域或演奏形式,家長應參考其意願,以作選樂器之指標,千萬不要把家長自己的意願套於子女身上。

考慮性格身體條件
3.選擇彈奏樂器時,最好配合子女的「個人性格」。若然,孩子的性格偏向內斂和文靜,他們可能喜愛一些較易抒發感情或音色優美的樂器,如木管樂器、拉弦樂器或鋼琴等。相反,較好動的孩子可能傾向選擇銅管或敲擊樂器。當然,這不一定是絕對的情,但若能盡量配合孩子的性格,那就更事半功倍。

4.每一種樂器都具獨特之處,對演奏者身體的要求,都各有不同。例如,個子矮小的孩子,未必適合拉奏低音大提琴;嘴唇厚厚的孩子,可能在演奏小號時,會遇上困難;而對雙手協調較難的孩子,可能適合彈奏一些單旋律的樂器,如管樂器及拉弦樂器。總括來說,若能配合孩子的身體發展,就能大大減少一些基本演奏的困難。

為子女悉心地挑選樂器,是為子女開展音樂旅程的重要一步。只要配得其所,他們就能有效地學習,享受自己所奏出的美妙音樂。

文:彭雯蕙博士

自《開心爸媽》(19/4/2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