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體態律動培養音樂感: 達克羅士教學法

在鋼琴教學的日子裏,不時聽到學生呆滯乏味地彈奏樂曲。他們失敗的原因,並非怠惰或不積極練習所致;相反,他們大多經過一星期的積極練習才上器樂課。由此看來,單靠「積極練習」只能促進技巧,並非「成功演奏」的全部。要達到優美演奏的效果,還需要加入「額外元素」,其中一項是「音樂感」,也是我想跟大家討論的元素。

缺乏「音樂感」的彈奏大多是呆滯乏味,這可能顯示學生對音樂節奏和情感的領受及表達出現問題。要有效地領受和流暢地表達,學生必須要把音樂、身體、思想和動作配合起來,融會貫通,才會改善節奏和情感表達的流暢性和感染力。說到這方面的培養,不得不提及達克羅士(Emile Jaques-Dalcroze)的教學法,他是近代音樂教育先驅,與高大宜、奧福等齊名。

音樂教育家達克羅士(1865至1950年)出生於維也納。他所創的「體態律動」(Eurhythmics)對音樂教育觀點和原則,帶來深遠的影響。他在音樂學院教學時發現,技巧精湛的學生普遍欠缺對音樂的感受性和表達力,經過多番研究和探討,他在1905年的國際音樂教育會議上,發表其音樂教育理念,更成為日後音樂教育的重要範疇。

達克羅士相信音樂的來源是人類的情感,而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回應各種情感,這種由情感轉換而成的音樂性動作,便是音樂最初的表現形式。因此,他主張以肢體活動當成樂器,通過一連串非形式化的律動,將內在情感轉換成音樂形態表達出來;身體藉此感受和表達不同音樂元素如音高、節奏、速度、力度等……繼而把肢體對音樂的感應轉到樂器彈奏上。此教學法主要包含3部分:

1.體態律動:以身體表達不同的音樂元素,進而培養對音樂感性表達的能力;
2.音高訓練(solfege):以唱名和音高的練習,提升學生聽力的敏銳度;
3.即興創作(improvisation):利用即興創作發展快速及明確的音樂思維(musical thinking),加強自我感情表達的能力。

由此可見,兒童在器樂學習時,除了努力地練習彈奏技巧外,應融入適當的律動來感受樂曲的不同元素,例如以跳躍的動作來感受輕鬆自如的跳音彈奏;或用仿似拉緊橡皮圈的動作來感受複雜的和聲、音量等的變化;甚至以自創的動作,自由自在地移動來表達流暢的音樂,這一切活動都有助兒童全然地投放其內在情感,從而提升其演奏的感染力。

文:彭雯蕙博士
自《開心爸媽》(3/7/2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