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選擇音樂教師

想學好音樂,固然需要尋找一個既很好的,又能夠協助學生成長的老師。但目前香港一般教授鋼琴或音樂術科的老師,有不少都是以兼職身份教授,有些是本身有正職的,有些更是在求學時期找份兼職,導致師資參差不齊,自認程度足夠就出來授課的情況,屢見不鮮。

根本原因
香港音樂教師資素參差不齊,已不是新鮮事,其實毋須感到頭痛,凡事都是因果關係,明白原因才能化解問題。不過,有名師要求設立公認機構,以控制導師質素,更有名師要求應該要發牌制度。似乎,他們明顯抓不住香港家長思維、社會及教育、大眾對音樂看法的問題。部份孩子學習音樂,是家長的主觀願望,這種願望遠遠大於孩子本身志趣;雖然香港學校已重視學生「美育」的培養,引導學生欣賞藝術之美,學習音樂愈來愈普及化,不過部份人把其變成「工具」,用來「應酬」學校。就因為這些原因,學習音樂的需求不斷增加,有些人以為隨便找個老師指導便可,社會大眾認同考到八級音樂術科試,已可以擔任教職,以為找個考到八級的人教就可以了。

由於成為音樂教師實在容易,手持八級證書就可以了,這些證書考試只需付錢即可應考,而且沒實質知識也可成事,又不用多花心思研究市場走勢,也不需特意掌握英語或其他外語,懂廣東話就行,甚至可視作在週末兼職賺取外快。音樂教師的質素,亦因此變得相當參差。
而控制音樂教師質素,琴行及音樂中心採取的手法可謂層出不窮,筆者看過有琴行派人「觀察」上課情況,但「觀察者」所說的理由及分析,從細心角度看,可謂站不住腳,不過家長偏偏拍手叫好,但這樣只造成兩面不討好的局面;另外,有琴行會舉行「導師座談會」,數個導師一起討論學生學習情況,透過互相討論,原本是一件好事,不過有時候卻變成「一言堂」,由一位名師全盤發言,其他導師不敢發表,又或者導師自己的個人見解,不願接受其他人意見。問筆者看法,反映出香港人解決問題,只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正所謂「治標不治本」,沒有探究真正原因。

解決此問題,某些名師只是說:立法!立法!立法監控音樂教師!但立法果真是良方嗎?即使有效,也只是治標而已。再說,絕大多數問題都有其原因,而各種事件亦要與過去其他事件聯繫,才能得以理解。一般琴行及音樂中心處理問題都總是想得太簡單,起碼沒有按若干基本知識做事,最終目的仍是只顧為自己賺錢。筆者認為,根本問題就是,香港有這樣想法只流於表面的思維、功利的社會、只顧短期利益的心態、只顧背誦及考試的教育,才會有這樣良莠不齊的師資。試看西方國家,音樂術科師資水準較整齊,因為全是自小培養,並在音樂學院出身的精英,而他們作為家長,已明白孩子的志趣,選擇了學習音樂,便會視為長期的興趣。

嚴選老師
話雖問題多多,如果真的想學習音樂,即使只是朝向興趣學習,在挑選老師方面固然需要嚴選,因為一個專業能力不足的音樂術科教師,不僅面對錯誤的基礎教學,甚至冒著失去興趣的風險,在良莠不齊的師資中挑選合格的音樂術科老師,實在是花費心思。那麼,應該如何挑選呢?

大多數都會到琴行尋找老師,多數家長一開始為孩子尋找音樂術科教師時,會先考慮距離住家近,方便接送,較不主動重視「師資」問題,琴行為了做生意賺錢,當然會稱師資優良,亦會把部份學生在音樂考試中考獲優良的成績展示,但這樣是始終無法得知師資是怎樣,若要尋找到好的老師,看來都是要「靠運氣」。近期已有愈來愈多人重視「師資」問題,只要找到優秀的老師,都願意不辭勞苦送孩子遠道前往上課。如果家長發現鄰居或親友的孩子正在學音樂,而且成果不錯,不妨向他們詢問是跟哪位老師學習,上課狀況及老師的個性。若有機會,由鄰居與親友推薦,看看可否一起去聽聽該教師授課的情況,作為選擇的參考。

至於教師的學歷、經歷,的確是一個可參考的指標,畢竟若非音樂系出身,專業度是否合格已可能打個問號。不過,並非大師級的教授或演奏家,就一定能教得好。在我們身邊,不乏一些著名的鋼琴演奏家,自己彈得一手好琴,可是在指導學生卻強差人意。原因是這些老師擅於指導具有優秀專業程度的學生,能幫助這些學生理解、表達樂曲內容,但指導初學者方面,卻顯然抓不住初學者的學習心理及狀態。所以,在香港很多名師都不肯教導初學者,有些更違背有教無類精神去「挑選學生」,目的就是要保住自己的知名度,免被學生弄翻。

家長對教學品質的判斷,常是以教師的收費標準評量,收費越高,代表教師的教學品質越好,不過若非名師,卻經常被家長「壓價」,當要適時「調漲學費」,家長更會反對,以停學威脅老師維持舊的收費,更反而要求減價。要減價嗎?傻瓜也明白是不可行的,願意減價的教師,其專業度也是打個問號。人的心理就是這樣,不管甚麼價錢,付錢的人心理上也會覺得貴,哪怕學費是便宜到一百元以下,一樣還是這樣的心理。   香港的「特殊情況」
筆者多次提及,香港的教育多是以背誦為主,現行的教育,只是培養一班透過背誦、能考到高分、只懂讀死書的學生,對於音樂考試,都是用此方法,結果竟然可瞞天過海,在音樂考試取得不俗的成績,就以為已達到該級別的水平。誠然,考試成績不俗的確可喜,但考試只是一個學習過程,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只顧考試,把操練作為預備考試過程,其他的練習認為是毫無意義及浪費時間的,考試完成後忘卻了所學過的東西,然後就已擔任教職。這樣,連經驗都沒有,自己的音樂知識又不足,其教學目的只為了賺錢,別人的孩子就被教壞手勢了。

當然,經驗是要累積的,每一個人都會從零開始,教琴都是一樣。但是,現時有部份香港演藝學院的學生或畢業生,只會好高騖遠,但本身條件又並非突出;相反並非音樂學院出身,只是持續跟隨良師學習,或是一些來自國內的新移民,他們的鬥心及積極性較強。筆者試過教授一個學生,家長稱這學生曾跟從大學音樂系畢業生學琴,表示以往的老師很好,但給筆者看到的情況,竟然連練習曲都未曾教過,學生連一些基本音樂知識都不懂,基礎完全欠穩,筆者立即懷疑該老師是怎樣教的。結果花了很久時間,才把該學生帶回正軌。   對筆者而言,並不反對學生更換老師,而且在適當時候(沒有重要事情要面對如考試、比賽)會替有天份又勤奮的學生尋找更好的老師,以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不過,筆者在初段提及香港不少音樂教師以兼職身份教學,可能這兼職教師隨時可能受到正職的影響,或者是功課的影響,而需要放棄教職,學生就被迫轉換老師;又或者認為老師的教學方式「不適合」,需要更換一位「適合」的老師。結果,就不停地更換老師,而且轉換老師時沒有機會選擇。筆者教過一名學生,跟隨筆者學習原來已是第七位教師了,因為被迫學學停停的關係,學習衝勁漸漸減退。   更甚的是,有些家長竟然會在孩子學習期間自行尋找老師,目的是想孩子轉換環境。本身並非甚麼問題,卻沒有想過新舊銜接,這個星期還跟著舊的教師,下個星期已立即換上新的教師,究竟有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以及尊重兩方的教師呢?畢竟換了新環境必定要重新適應,如果真的這樣的話更換老師,尤其跟著舊的教師已一段長時間,最好暫停一至兩星期,才到新的老師去,給學生有足夠時間預備適應新環境,亦是尊重兩方的教師,作為家長是不用擔心孩子會因而生疏,只要孩子保持練習,就不會有問題。   授課地點
很多人認為,名師只會在家中授課,但隨著社會轉變,很多老師都放棄以自己的家作為音樂教室。雖然,現時仍然有老師在家中授課,甚至有些家長為貪方便,反過來要求老師前往學生的家授課,可以不用帶孩子外出上課。但是家居始終是私人地方,或多或少都會帶來不便。其實,要得到全面演奏訓練,是需要不同配套。   所以,近年出現一些較具規模的私營音樂學院,令至本來在家教琴的老師,轉向全職在學院內授課,而這些私營音樂學院,學費比起一般琴行為高。   後記
其實,一個優秀的音樂教師,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最高達到八級樂理程度),加以在生活及教學中體驗,並掌握思考邏輯、心理質素的能力、良好分析能力、有個人觀點及看法、包容有理之異見、謙卑的心,個人的學識,隨時可勝過大學博士。


自《約克之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