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小孩子的語言能力變好嗎?那就讓他學個樂器吧!
最近德國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論文就暗示這樣的結論;這項研究既證實又加強了先前在加拿大和香港進行過的研究。不論在何種文化下,學習樂器的小孩子有更強的語言記憶能力。
由羅登(Ingo Roden)率領的德國奧登堡大學(Carl von Ossietzky Universität Oldenburg)研究團隊指出,他們在長達一年半的研究裡,發現「音樂才能對口語表達和語言處理能力有正向相關的作用」,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心理學前線》(Frontiers in Psychology)。
這項研究的對象總共有73位七歲和八歲德國小學學生(37位男生、36位女生),來自七所不同的小學,其中25位學生除了接受比學校音樂課程之外,還需額外接受更進一步的音樂指導,每週上一次45分鐘的課,學習自己喜歡的樂器(有吉他、小提琴、大提琴、長笛、小號、豎笛和鼓)。每間學校的實行細節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學生都接受各別指導,最多不會超過五個人一起上課,而且老師也要求他們必須回家練習。另外有25位孩子來自「兩間強調自然科學的學校」;他們在同樣一年半的期間內接受「加強的數學和一般課程訓練」。最後的23位小孩子則沒有接受基本教材以外的課程。
研究開始的時候,所有的小孩子都接受一系列的測驗,來評估視覺記憶和語言記憶。在語言記憶方面,小孩子必須在聽到15個單字之後馬上復誦,過25分鐘之後再復誦一次,最後要在30個字的清單裡把這15個字選出來。
分組實驗經過一年半後,研究人員觀察指出:「和自然科學組和控制組的孩子相比,接受音樂訓練的孩子在所有的語言記憶項目裡都有更大的增長」,而且「經過調整模型數據以反映個別智商和年齡差距」之後,這些增長都還在,更會伴隨時間不斷進步。
雖然研究員不完全清楚為何會這樣,不過心裡大概有個底:「演奏音樂時,學童需要持續關注他們演奏的內容,我們可將這些內容是為一連串有意義的資訊『意元』(chunk)。這些意元包含的不是各自獨立的音,而是一個個群組的音,這些群組會組合成為有意義的旋律和樂句。」這和大腦處理個別音節(音節跟音符一樣,本身不具有任何意義),將之組合成為單字的方式相當相似。同時,這項研究的結果跟先前的研究一樣,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視覺記憶並沒有因此增進。
自《MUZIKAIR閱讀》(2013-01-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