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以下的影片跟圓舞曲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只是想貼而已)
但是其實三拍子的舞曲不是只有圓舞曲而已,身為彈鋼琴的人,你一定還有聽過另一種也是三拍的叫做「小步舞曲」(Minuet),尤其是巴哈很有名的 G 大調那一首(不過那首其實不是巴哈寫的,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小步舞曲在巴洛克時期(也就是大約 17 世紀到 18 世紀前半)很流行,舞步差不多就是像它的名字所敘述的那樣,很「小步」、很嬌柔、有氣質、甚至有一點做作刻意的感覺。相較之下,有很多滑步和轉圈圈動作的圓舞曲就大方得多了。圓舞曲在 18 世紀後半開始,先是在農村、平民階級慢慢變得流行,那時候的上流社會還在繼續跳很有氣質的小步舞曲,但許多貴族男士們都會偷偷溜去平民們的舞會玩。
G 大調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的舞步:
圓舞曲:
因為 Wiwi 對於舞蹈完全是外行人,所以關於舞步的討論就到這裡為止。對於彈鋼琴的人來說,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圓舞曲的動作不像小步舞曲那樣細碎,舞者移動的方式像是以每三拍為一個單位進行(而非小步舞曲的一拍一個單位),在第一拍身體放低、在第二和第三拍身體升高,類似波浪狀的移動法。
在鋼琴作品中有相當多寫得很棒的圓舞曲,像是蕭邦(Frédéric Chopin)有 18 首被流傳下來,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也有 16 首,拉威爾(Maurice Ravel)有寫過一些,還有像是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的《邀舞》也是有名的圓舞曲作品。
大概知道圓舞曲是什麼東西之後,接下來 Wiwi 要送你 4 個在鋼琴上彈圓舞曲的祕訣。
#1:彈「碰恰恰」,不要「碰碰碰」
彈圓舞曲的第一個祕訣是「把伴奏的第二拍和第三拍彈小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叫圓舞曲「碰恰恰」,而不是「碰碰碰」的原因。就像之前說的,圓舞曲的動作是以每三拍一個單位進行,所以在音樂上我們也會希望每三拍聽起來像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看 Wiwi 彈下面的譜例,注意如果把三拍都彈一樣大聲,聽起來會覺得很忙、很不順。
另外一個小技巧是,當伴奏的第二拍和第三拍是同音的時候,第三拍還可以彈更小聲,來防止音量堆積。
#2:伴奏只有前兩拍的時候怎麼辦?
當伴奏只有寫前兩拍的時候,第二拍很容易會被覺得是一個重音,但通常我們不希望圓舞曲的第二拍是重音,所以我們要做兩件事避免它:a. 把第二拍彈得比第一拍小聲,以及
b. 避免把第一拍彈成跳音。
以上的 b 點尤其重要,當第一拍是跳音的時候,聽眾在心中會把第一拍當作「跳板」,然後把重音放在第二拍上。
#3:哪一拍該彈長、哪一拍該跳?
在絕大部份的情況下,Wiwi 會說你應該把圓舞曲的碰恰恰伴奏彈成「長跳跳」或「長長長」兩種,偶爾你可以彈「長跳長」或是「跳跳跳」,但很少會是「長長跳」以及其他,除非樂譜上有特別指定。「長跳跳」型通常可以用在比較活潑的、節奏明確的、中等速度以上的段落:
而「長長長」會用在比較慢、比較歌唱性、比較圓滑的段落:
Vm | P |
更有趣的是,你可以根據曲子的內容,來混合使用「長跳跳」和「長長長」,聽聽看 《小狗圓舞曲》的第一段,注意我在有些地方彈「長跳跳」、有些地方彈「長長長」:
#4:Viennese Lilt
這篇圓舞曲文章寫到這裡,有個很重要的人都還沒被提到,那就是被譽為「圓舞曲之王」的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Jr.)。就算你沒有聽過史特勞斯這個名字,我想你也一定有聽過他寫的這首「藍色多瑙河」,現在 Wiwi 要給你的任務是,播放下面這個卡拉揚指揮的影片,注意聽裡面「碰恰恰」伴奏的第二拍: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到它的「碰恰恰」伴奏,三個拍子的間隔並沒有一樣長,第二拍似乎都提早了一點點。這樣子把第二拍稍微提前的演奏法,是維也納圓舞曲的傳統,我們稱它為「維也納的韻律」(Viennese Lilt),Wiwi 覺得這是對圓舞曲來說相當重要的一個技巧,卻只有很少的彈奏者知道如何使用它。
Wiwi 前面提到過,圓舞曲的舞步是波浪狀的,而第二拍剛好是波浪從低點開始提昇的地方,把第二拍稍微彈早一點點,會讓你的第二拍有一種「飛起來」的感覺。這件事情也可以被用在其他非維也納的圓舞曲中,你可以根據曲子的內容,來決定當時適不適合把把第二拍提早彈,接下來 Wiwi 要帶你來看一些例子。
先說在什麼時候「不適合」把第二拍提早彈。典型的情況像是旋律有連續八分音符的時候,因為拍子被旋律切割得很細,如果伴奏拍子不夠準確的話,聽起來會非常亂。聽聽看這個蕭邦《F 大調圓舞曲,作品 34-3》的片段:
如果旋律是整小節的長音,或是其他不影響第二拍時間的節奏,又或者旋律的第二拍恰好是圓滑線的尾端的話(也就是很適合「飛起來」的地方),你就可以考慮把第二拍提早。像是這首蕭邦的《升 C 小調圓舞曲,作品 64-2》,就有很多地方有第二拍早彈的空間,而且不論是「長短短」或「長長長」的伴奏都可以這樣彈。
在有些情況,彈第二拍提早或不提早都可以。所以另外一個想法是,你可以交替使用兩種彈法來讓詮釋更有變化,接下來的這個譜例,有兩個相似的段落,Wiwi 在第一次彈比較準確,而在第二次使用比較多 Viennese Lilt。
現在就去試試看!
自《WIWI STUDI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