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樂聞樂思/超技名家的大師之言

【聯合晚報╱焦元溥】

1990年柴可夫斯基大賽冠軍,唱片等身的鋼琴名家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繼去年帶來驚人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與獨奏會後,今年重訪台灣不但要和國台交合作李斯特《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也要在台東和台北開鋼琴獨奏會,曲目李斯特與拉赫曼尼諾夫各半。看他駕輕就熟的樣子,不愧是以超絕技巧聞名的演奏大家。 曲目裡我格外期待他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這首本來演奏的人不多,近二十多年來卻成為大小比賽的超級熱門曲,想不聽到都沒辦法。或許是被彈濫了,將其拿到演奏會表演的大鋼琴家反而不算多。這次貝瑞佐夫斯基要彈,想必是卓越且老練的示範,愛樂者可得把握機會。 《第二號鋼琴奏鳴曲》是拉赫曼尼諾夫再度回到奏鳴曲形式所寫下的創作。前一首奏鳴曲式作品《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身影和音型在此曲依然出現,但影響更大的是在此曲之前完成的合唱交響曲《鐘》。全曲充滿交織錯綜的多聲部,音響設計更窮盡高低音效果,以戲劇性對比表現強勁張力。可惜1913年原始版問世後始終不受好評,於是拉赫曼尼諾夫在1931年出版修訂版,在織體、旋律、結構上多所調整,修訂版概念堪稱「全曲一體」,樂章結尾用分段而非結束記號,代表三樂章前後相連。此版的音響效果也較清朗,篇幅則更精簡。「蕭邦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只用了十九分鐘就說了那麼多,我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卻達不到!」經過嚴密思考,拉赫曼尼諾夫果然將音樂縮至十九分鐘 以內,和前輩致敬且看齊。 目前真正演奏原始版的錄音並不多見,大多數鋼琴家仍傾向修訂版,包括貝瑞佐夫斯基。但修訂版仍有值得討論的空間,原始版有些段落也真的精彩,被刪除實在太可惜,因此從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以降,許多鋼琴家自前後兩版自行拼貼改編版,形成本曲演奏一大特色。許多錄音雖然標榜修訂版,但還是會偷渡原始版一些段落。阿胥肯納吉的錄音雖然演奏原始版,第二樂章也仍參考了修訂版的寫法。這是愈聽愈有趣的作品,也是演奏者往往大幅提出個人意見的作品。 六天內演出四場,有獨奏有協奏,無論是想欣賞精彩演奏,或純粹觀摩貝瑞佐夫斯基那健康自然的放鬆技巧,這都是不容錯過的好機會。至於貝瑞佐夫斯基究竟會怎麼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不到現場不會知道。

【2014/06/01 聯合晚報】


Berezovsky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 2 - I mov. Moderat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