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老了就會耳背? 沒這回事,因為我們學過音樂!


所以如果您曾抱怨小時候被父母「逼上」音樂課,是時候該再次感謝他們的用心了!要是他們自己學過音樂,或者還在學習音樂,那就更好不過了—因為這表示交談起來會更加順暢無礙。

有越來越多研究證明,音樂課程對人腦好處多多,但我們仍不甚清楚:要經歷多少音樂訓練才能對人造成有效的影響?影響又能持續多久?

一份剛發表的新研究提出了可資參考的說法:即便音樂訓練的量不是非常多,也能達到效果,而且效果會持續很久。

研究顯示,年少時學習過音樂4~14年的人,在特定的腦部功能—辨識快速轉換的聲音方面,比沒有學過音樂的人表現要好,這種辨識快速轉換聲音的能力對於人際溝通至關重要。

美國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的克勞絲博士 (Nina Kraus) 指出:「早期的音樂訓練為他們往後以聲音進行的人際互動打下良好基礎。」她與同事們在神經科學期刊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上發表的這份新報告顯示,學習音樂似乎能幫助人們加強神經系統處理單字片段的能力,而且效果會持續到老。


他們測試「神經系統對快速轉換音的編碼能力」—針對腦部處理子音轉換成母音的速度進行實驗—他們認為處理聲音轉換的速度下降,造成老人比較難以了解演說內容,在吵雜的環境中更是如此。

受試者是45位55歲到76歲的成人,其智商、教育程度、活動習慣大約相仿。其中15位未曾習樂,13位曾習樂1~3年,還有13位曾習樂長達4~14年,但他們成年之後都未持續修習音樂課程。

研究人員測試他們在安靜與帶有背景噪音的環境中對特定音節 (da) 的反應,發現曾受過4~14年音樂訓練的人,在兩種環境中表現都最為出色,他們能最快辨別出從子音 (duh) 到母音 (ahh) 的轉換,而這是理解字義的關鍵之一。

研究者寫道,現在他們終於發現,非只畢生習樂者受惠於此,這種情況也發生在早早學過音樂,但已40年沒再拿起樂器的人身上!

克勞絲與她的研究夥伴們推論:生活中經驗的累積,使人能將語音逐漸拼湊成語義,而音樂訓練能使人將聽覺系統對聲音的反應置於首要地位,使其更加靈光。

研究者希望他們的發現能鼓舞致力於校園藝術教育的人們,至少研究結果顯示:音樂訓練絕非可有可無的裝飾品,它對腦部發展大有幫助,而且與我們終生相隨。

新聞來源:psmag

圖片來源:翻攝網路

自《MUZIK》(2014-04-24)


只要有心 人人都可以成為莫札特



只要有心 人人都可以成為莫札特


莫札特5歲懂作曲,8歲以鋼琴和小提琴公開演奏,雖然只活了35歲,但已為世人留下大量經典作品。大部分人認為若不是與生俱來的曠世才華,不可能年紀小小就有如此驚人的成就吧?

莫札特當然是神童,但事實上他也是勤奮好學的孩子。

一般人忽略的是,莫札特父親是有名的音樂家,更是望子成龍的嚴父,當別的孩子在玩泥巴玩扮家家酒,莫札特已不停地接受特訓,據估計,滿6歲前他已練習音樂3500小時。當我們讚嘆小莫札特是天才,是下意識把他和年紀相仿的孩子作比較;但如果把他當時的音樂成就,與其他同樣受過3500小時訓練的人相比,就不會如此震撼了。

心理學教授Angela Lee Duckworth,有一個超過百萬次點閱知名TED演講,她發現天賦條件與成就並無必然關係,有時甚至是成功障礙;唯一與成功連結的個人特質,是毅力(Grit),對長遠目標有近乎偏執的堅持,不會輕言放棄。

她認為,這正是父母應努力培養孩子的目標。若說莫札特有甚麼過人天賦,肯定包括超越成人的毅力。

自《muzik》(24/4/2014)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聽懂音樂的方法

「很多人跟我抱怨,音樂不容易聽懂。語言、文字有明確的內容,音樂卻沒有。我的感覺剛好相反。音樂那麼樣精準、清晰,不像語言、文字那樣曖昧、分歧。」 這是孟德爾頌說的,話裡面顯示了重要的區分、區別──對大部分、一般的人而言,音樂是抽象的、飄渺的,沒有具體對應的實體,聽不出來這段在描述山或河或海,聽不出這段在表達什麼樣的情節引出的什麼樣情感。可是對少數的音樂人而言,音樂非但不含混迷疑,音樂所表達的,比語言還強烈還明白。

孟德爾頌所處的浪漫主義時代,是一個人類勇於、忙於挖掘自我情緒感受的時代。他們最好奇最有興趣的,就是試探以前的人沒有開發、記錄過的感官可能性,觸摸進而超越原來設定的人間感官邊界。帶領浪漫主義時代浪濤的主力,就是不受拘執、無法抑扼的熱情。

放在浪漫主義脈絡下,我們可以對孟德爾頌的話,有一番新的理解。他沒辦法信任語言、文字,因為語言、文字能形容的,是過去既有的感覺感情。痛苦、憤怒,或愉悅、歡樂,就祇能是平常一般的痛苦、憤怒或愉悅、歡樂。然而浪漫主義要開發要擁抱的,是一般痛苦以外的痛苦,一般歡樂以外的歡樂。相形之下,繪畫、尤其是音樂,比語言、文字容易擺脫
原有的經驗框架,迎向浪漫主義新熱情。

音樂聽在耳中,至少聽在孟德爾頌那樣的人耳中,能夠穿透語言、文字的縫隙,顯示出特別、特定的情感情緒。不是痛苦、憤怒、愉悅、歡樂,而是這些形容指稱無法規範的曖昧模糊地帶。既苦又甜、既喜且悲,乃至於比這種矛盾弔詭,更複雜十倍百倍的東西。那種東西,用語言時祇能指稱其某個部分,必須用音樂、用音樂的曖昧模糊,反而才能呈現。

換句話說,孟德爾頌表達了對於音樂的深刻信念──音樂是、音樂應該是對情感情緒更準確也更細膩的記錄、表達。音樂當然不是形式、抽象的。聽懂音樂,意謂著聽懂裡面掙扎著躍動著的情感與情緒。

為什麼有人聽不懂音樂?因為他們缺乏將音樂和情感情緒連結在一起的能力。聽不懂音樂的人,用平常的習慣問:「這音樂在講什麼?是森林、是馬路、還是美麗的少女在散步?」找不到具象線索時,他們轉而問:「那這是悲傷的嗎?快樂跳舞的嗎?還是痛苦吶喊?」一度他們以為找到答案:「啊,這一定是在形容快樂吧!嗯,是蠻快樂的。」然而音樂繼續走著進行著,他們心中找到跟音樂對應的,還是祇有「快樂」,快樂快樂快樂⋯⋯,很快就讓人疲乏、無以為繼了。

要像孟德爾頌那樣聽到音樂、聽懂音樂,人必須從語言、文字中解放出自己的感覺,將感覺放回一種還沒有被語言、文字畫分歸類的原始狀態。擁有幾千種或萬種不同情緒可能的狀態,讓自己攤開在音樂前面,想像著音樂撫過那麼廣袤的原野,吹動這裡的一根草,那裡一根樹枝,然後在湖面掀起一片鱗鱗的細紋。草、樹、湖水各自不同,音樂上上下下左左右
右,時而盤旋時而擺盪,一直在變化,不曾停留,也就一直不斷激發著我們心靈中不同的感受。語言文字祇能用「快樂快樂快樂」來記錄的,在音樂中被還原成變化多端不可能定著的樂句、和聲、方向、音符⋯⋯

音樂對應的,因而是具高度擴張、永不厭足的熱情。是熱情衝擊、困擾、提醒我們語言、詞彙的有限,也是熱情帶領我們把自己延展開,成為一大片情緒的聚寶盆,音樂怎麼扣敲,盆裡就應之以怎樣的寶物,讓自己充滿熱情、充滿自我可能性,我們才聽到音樂,才從音樂中得到滿足。

文│楊照 《新新聞周刊》副社長、名作家

自《muzik》(2011年8月no.56)

學琴不為考級 自得其樂

文章日期:2013年10月1日


蔡更德認為音樂能平靜情緒,他自己喜歡音樂,也希望兩名女兒喜歡,以增加彼此的話題及溝通機會。「當初女兒學琴,我跟老師表明不一定要考級,讓她喜歡學習便可。兩三年後,老師提議不如嘗試考試,我們respect(尊重)他的專業,孩子又ready(準備好),才開始考試。」他也沒有刻意向女兒推介樂曲,但塑造了充滿音樂的成長環境,例如在家多播放音樂、擺放各種樂器等,女兒閒時便練習一下。「就像(塑造)語境。而且音樂這麼美好,容易做到(令孩子喜歡)。」

讓孩子喜歡音樂不難,令他們乖乖學習彈奏卻不易。長女蔡曉彤6歲開始學習鋼琴,現已考獲8級。她坦言最初不喜歡練琴,「逢是Arts(藝術)的老師都很嚴格,因為不勤力練習便做不到(技巧),但我不喜歡被迫練琴,練習會哭,父母怕了我,任由我不學」。小學階段停學琴兩三年,中一時因妹妹開始學琴,令她重拾興趣。蔡更德補充,曉彤是喜歡音樂的,只是不喜歡為考試練琴,加上這次由她自己下決定,又有心理準備面對嚴師,情跟年幼時截然不同,至今仍跟隨該名老師學習。



「夾」歌聯彈添趣味

將孩子交給老師之餘,父親的陪伴功不可沒。當女兒練琴,蔡更德會在旁「啦啦啦啦」的伴唱,「這令兩名女兒覺得,爸爸有聆聽她們的彈奏,而且是與唱歌者(我)『夾』歌,而非孤獨地彈」。他又試過替古典歌曲填詞,讓女兒更易掌握,但笑言最能令孩子投入,還是她們一邊彈、他一邊唱,「因為手指(移動)很快,人不能唱這麼快,唱到你(氣)咳,她便覺得有趣味」。這勾起曉彤的回憶,「有的classical music(古典音樂)很高音,他也照唱,很搞笑,比起自己與歌曲『困獸鬥』,沒那麼沉悶」。有時父親更會與她「四手聯彈」,並隨意加入即興元素,彈琴反而成了曉彤的減壓活動。

自《開心爸媽》

自發愛音樂 再選好導師(5-8歲)

文章日期:2014年2月5日


【明報專訊】兒子剛升小三,今年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學一種樂器,可是他表示沒興趣。其實,由他出生至今,家裏都會播放音樂CD及DVD,與他一起欣賞;我們又經常帶他到琴行認識不同樂器,以及欣賞現場演奏,但他仍然提不起興趣,我該怎麼辦?

家長想培養兒子對音樂的興趣,在家播放音樂CD及DVD,帶他逛琴行及欣賞現場演奏,做法無可厚非,但能否因此引起興趣,人人情不同,另外喜歡音樂,未必就等於對學樂器有興趣,且還要看看小朋友的肌能,與該種樂器協不協調。

避免無形壓力 加強學習動機

建議家長的角色應該盡量被動,因為小三的孩子知道你在做什麼。你的真正用意,以及你是否在給予無形壓力,他都感受得到。其實小朋友一般都喜歡音樂,只要他們對音樂沒有特別反感的話,給他們學樂器如小提琴、鋼琴等,大多沒問題。

家長宜讓孩子自發學習,給他營造環境去自己探索;如他感到無形壓力或氣氛緊張,則帶來反效果,沒有學習動機,難以學得開心及成功。

只為應試 扼殺興趣

引發出子女對音樂的興趣後,老師便起決定作用,他要懂得誘導及欣賞小朋友,給予讚賞。好的老師能引領孩子喜歡音樂,選好聽的歌,令他們開心學習,從而繼續學下去。但現代社會,無論是學校或興趣班,都全是填鴨式,不會特別因應孩子的個人興趣及程度來引導,例如每次只教孩子學好三首樂曲去應試,結果是扼殺興趣,令小朋友容易有挫敗感。

資料提供﹕彭氏音樂治療中心總監兼註冊音樂治療師彭嘉華


自《開心爸媽》

興趣班易放棄 或因期望落差(5-8歲)

文章日期:2014年2月26日


【明報專訊】問:女兒8歲,我們發現她很容易放棄,學鋼琴、游泳都是她主動提出,可是不到三個月便說不想學。而日常生活中,一些已訂好的計劃如﹕每兩周看畢一本英文書、每周洗碗一次、每周做兩小時帶氧運動等,她都很快就放棄了,不是說沒有興趣就是說太累。為何她的熱忱這麼快減退,該怎樣培養她的毅力?

答﹕以上個案,家長應該先欣賞女兒喜歡學習的態度,當她表示有興趣學新事物時,別說「你係咪學?」、「次次都話學,跟住就唔學」等說話,別要求她立即承諾,例如必須學習到某一程度,也不要把以前一些不好的經驗搬出,否則打擊了女兒的信心後,就會失去學習動力。

先欣賞好學態度 了解學習動機

當女兒提出時,先欣賞她的好學態度,再問她想學的原因、想學多久、期望有什麼成果等等。如想學琴、學游泳,這些嗜好需要長時間學習及練習,她是否清楚明白?學習目的是什麼?是否純粹因看過別人彈了一首好聽的歌就想去學?抑或想拿獎?這些都要事先跟她傾談清楚。

解釋學習內容 報名前先參觀

父母可跟她解釋,要彈奏一首歌並不是這麼容易,一切要由基本做起,預告學習情,又或帶她到琴行、泳會,讓她知道初學者要學些什麼,否則當她發現原來所想的與期望不同,便很容易放棄了。

至於以上提到的另一些計劃,如要定時看一本課外書,這計劃是誰跟她訂的?她究竟是否想看?英文書是否由她自己挑選?內容會否太深,她沒心機看?又如每星期她負責洗碗一次,完成後,父母有否給她讚賞?抑或洗好碗後,父母仍有很多挑剔?家長自己都要先檢討一下。

齊訂具體清楚時間表

以上的計劃對一個8歲的小朋友來說,她或許因不懂分配時間而放棄,因此父母在執行上,最好跟她一起訂立具體時間表,並在旁協助執行,例如在什麼時候看英文書,一切訂得清清楚楚。

如果女兒是容易放棄的人,先不要對她要求太多,例如她想學琴,家長可先替她繳交首月學費,看她是否真心喜歡才決定繼續學下去。如果英文書看不懂,父母便須從旁協助,助她完成,這樣她才有信心繼續看下去。

資料提供﹕香港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高級督導主任李潔露

自《開心爸媽》

成功需學音樂?

2013-10-31 成功需學音樂?
最近在《New York Times》有一篇具爭議性的文章,在社交網絡內爆紅,論點是學習音樂是可以帶來以後職業上的成功。今天麥肯錫香港總經理倪以理(他也是業餘的大提琴手)跟我們分享他對於音樂學習的看法。

問︰金融中心 答︰倪以理(Joe)

問︰Joe,其實多年來有很多人認為學音樂可以促使「左腦」的發展,對一些學科好像數學會有幫助,你是怎麼看這些研究?

答︰有些人會認為這是音樂老師們的陰謀!但是其實同類的研究是不少。今年初英國 St. Andrews 大學的 Dr. Jentzsch 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提倡音樂的學習對腦部發展有正面影響,提升我們對分辨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他的研究把業餘音樂家跟沒有學音樂的分開兩組做了一個實驗,讓他們完成一系列簡單的腦部測試。他發現這兩群人最大的分別,是學音樂識辨錯誤的速度和應變能力,比沒有學音樂的有明顯的區別。他的論點是學音樂因為經常要對身邊的事物有高度的敏感度,而且需要馬上改正,因此強化了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他的結論是,學習音樂可以減慢腦部退化,不但是對於小朋友,對成年人也有非常正面的幫助。

強化個人紀律恒心
問︰《New York Times》的這篇文章「Is Music the Key to Success?」就更進一步,認為職業上的成就也跟學音樂有關係。它提到美國國務院前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 Rice)曾經是一個鋼琴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也是一個半職業的單簧管和 saxophone 樂手,Microsoft 的創始人 Paul Allen 也有一隊 jazz band。你怎麼看?

答︰首先,作者 Joanne Lipman 不是做過一個詳細的科學研究,她是通過對這些「有成就」人士的訪問得出這個結論。因此,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只可以當作一個有趣的參考。但是,當她問這些成功人士對音樂的看法時,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學音樂的確對他們的成就有很大關係。她引述 Paul Allen 說音樂加強了他對於創作的信心。據說,Allen 在創辦 Microsoft 的初期,每次經過馬拉松式的電腦程式寫作後,他都會拿吉他jam一下。 音樂是他創作的一部份,讓他「可以從現有的事物上創出新的東西來」。連格林斯潘也認為,這個關係絕對不是偶然的,他認為「以一個統計學家的角度,音樂跟成功的關係應該不可能是純偶然的。」世界銀行前行長 James Wolfensohn 以前出差的時候(他先後到過超過 100 個國家),都會到當地聽音樂會,甚至借大提琴練習。他就認為「音樂是一種隱蔽語言,可以把不同的文化和觀點融在一起。」 我認為音樂是多元化的,所以這些觀點都有道理。但是從我的經驗,我最認同的是學音樂可以強化一個人的紀律和恒心。學過音樂的都知道,你要玩一下不難,但是你要學得好,長年累月練習悶得要死的 scales,要重複把同一段音樂練到爐火純青,這個是需要不一樣的決心的。這並不是音樂獨有,幾乎是所有事情成功的必然經歷,就是要追求卓越,不甘於平庸。我經常分享,由90 分到95 分所需要的付出,絕對遠超80 分到90分的,但這個「drive for perfection」是非常關鍵的。

問︰今天的香港小孩,不是個個都在學樂器嗎?好像沒有看到他們更有創意,更追求卓越?

答︰這個議題沒有簡單的答案。當然今天我們的環境相比以前好了,很多小朋友都有機會學琴。但是,其實我覺得有很多不好的現象出現。有很多小孩被迫學琴、被迫考試,我看過很多學生答應他們的父母考完八級就不再學了。考完試,就從此與音樂一刀兩斷!這是很可惜的。音樂變成一種負擔,不是一種釋放。但是我也很同情我們的家長,要鼓勵小孩在今天多采多姿的生活裏練 scales 是很痛苦的。完全沒有威逼利誘,真的不見得他們會學成。我就認為裏面的智慧,是要讓他們學到一個讓他們有成功感的程度,然後他們的自發性就會來了。 男生透過音樂釋放 舉個例,講我以前的經歷,就是學到有足夠程度參加一個樂團。那時候樂團裏有男有女的,以一個十幾歲的男生,這個「peer pressure」就讓我不能衰畀人睇,尤其如果你對樂團裏的女生有好感時,就更不用說了!有時動力是來自意想不到的地方,因此我是非常主張多參與樂隊和小組chamber music 的,一個人閉門練琴,對於一個小孩真的是非常痛苦! 前幾天我跟母校拔萃男書院的校長Ronnie Cheng也請教過這個議題。他覺得學音樂對於男生尤其是一種抒發。女生比較會分享她們的情感,但是在男生的社會裏,這是不太會發生的。Ronnie認為在他過去的經驗裏,看過很多男生透過音樂得到釋放,而且在一個團隊中(樂隊或者合唱團),你一定要對一些模糊、灰色、有衝突的事情,找到共識和共存的。在音樂的語言中,這就是學習面對 ambiguity 和 dissonance 的時候,要找到accord和resolution。

問︰聽你這樣講,學音樂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答︰我不敢好像 Lipman 這樣說音樂可以讓人成功。我認為成功是有很多因素的,天時地利人和等等。Lipman 舉的例子,每一個背後都有他們的故事,你甚至可以說這幾個領袖他們年輕的時候,有機會學音樂是因為他們有好的中產家庭背景,有鼓勵他們的父母,也是對他們的成長有莫大的關係的。我也認為要鍛煉 hand-eye coordination、紀律、追求卓越的心態,也不限於音樂。我很容易可以指出其他的例子如運動、棋類活動等,都有這樣的元素。 音樂絕對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天份去追求。但是我覺得是少有的活動,可以同時鍛煉一個人的鬥志、合作能力、創意、對周邊事情的敏感度、對模糊的事情尋找共識,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有這樣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