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哈佛學者研究的啟示 學樂器、修音樂的「用處」



香港兒童學樂器的比率,是世上最高的地區之一。很多人馬上能指出,香港人之所以令子女學樂器,不是渴望子女成為音樂家,也不是因為音樂可以「陶冶性情」(「陶冶性情」這四字,今天已成史前恐龍般的名詞),而是為了報名校、考大學時有多一樣「技能」,或者以學樂器來顯示自家身分。

這般功利主義的利用音樂,確將音樂扭曲了,同時會令人對音樂的真正文化意義與感情功能曲解。不過,從功利主義角度看,我們又不能不承認香港家長所做的,會收到效果。

1990年美國洛克菲勒基金做了個研究,看看成功考入醫學院的學生中,修甚麼科的佔最多。結果發現在院校?預科(college)主修音樂的,排名第一,當中66.7%能考入醫學院。排第二的是生物化學系,成功率僅59.2%。主修物理、數學的,成功率就更低!醫學是理科,照道理應該是修生物、化學、物理的學生成功機會較高,但卻偏偏是講求文化、感性、感覺與演繹的音樂學生得最高比率,令人意外。

洛克菲勒基金這個研究,已經成為眾多音樂機構用來做「招牌」的名句。

2008年,哈佛及波士頓大學心理學及腦神經科學者Forgeard、Winner、Norton與Schlaug發表學術研究報告“Practic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in Childhood i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Verbal Ability and Nonverbai Reasoning”,指學了三年樂器的兒童(約五歲),在聽覺及動作配合機能上比沒有學習樂器的明顯優勝;在語言能力及分析能力也比沒學樂器的兒童為優。

學音樂可做「叻仔」

得到相近結果的研究,還有其他的可列舉,不過這已足夠告訴我們:如果以學樂器、修音樂為一種工具,確有功效,其用處是可令人聰明、反應好、身手更配合、讀書成績較佳,香港人說的「叻仔」者也。學習音樂能令人更「叻仔」,這功用不可謂不厲害,事關很多家長千方百計、求神拜佛所願的,正正是希望子女能「叻仔」,如今原來學習音樂真能令人「叻仔」,可見香港家長不是亂來,而是做得有道理。

雖然我希望有更多家長及子女是真的喜歡音樂而去學習及欣賞音樂,但對於大家功利地利用音樂,似乎又很難說他們錯。 當然,除非是子女真的非常抗拒學習音樂,那就真是不要強求了,事關勉強無幸福。何況,訓練他們「叻仔」,還有很多方法可行,不要「夾硬來」。

馮禮慈 專欄作家
樂評人,專欄作家,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任講師。對於下一代的教育,馮禮慈抱非常開放和自由的態度。

資料來源:親子王

轉載自《EDUPLUS》 (4/8/2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