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顧爾德 Glenn Gould, 1932~1982

鋼琴怪傑─顧爾德,居住在多倫多,他們一家的住所舒適而簡樸,靠近他爸媽演奏並演唱的教堂。 五歲時已出現一種罕見的天份。 少年時代他閱讀尼采,曼恩,探索大量文學與音樂 流派。到 四 0年代中期, 顧爾德已是學校,教堂和多倫多當地的寵兒。 1955年他已是廣播和音樂會的明星, 在加拿大名聞遐邇。
  
許多人批評他彈奏時的手勢怪誕,被認為是行為怪異的人,因為他總是一邊彈琴一邊哼唱﹔只要有一隻手閒著他就用它來打拍子﹔夏天帶露指手套穿大衣﹔在音樂會進行中,他的手邊總要放一杯礦泉水;也因如此,他很快成為新聞界的寵兒. 還有他那把特製的椅子,也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

練琴 
  顧爾德是演奏-作曲家, 再創作者。他很少練習, 習慣於丟開鋼琴來研究樂譜, 他認為不斷練習只會扼殺自發的靈感。他說:人們彈鋼琴時用的不是手, 而是大腦 。

錄音
   1964年他放棄了音樂會演奏生涯, 開始在各廣播節目出現, 他認為應該藉著技術性手段創造最完美的作品, 它反對演奏的虛假傳統。顧爾德希望人們以超越時間及一切先驗知識的觀點來評價他的演奏。 錄音允許歷史倒退和事後的領悟 。 通過錄音,顧爾德尋找一定完美的程度,不僅是技術上的完美,尤其是精神上的。 他常說:錄音是一種藝術。

例如他的名作─郭德堡變奏曲
他在1955年和1981年對郭德堡變奏曲的兩次演奏,談到1955年那次是這樣說的:

-----我必須經過二十次的錄音,才能成功的將詠嘆調安置入足夠中立的思想序列,以使他不至於損害作品進展的深度。實際上前二十次是為了去掉我在讀譜中發現的所有多餘的表現,這是最難的。在我郭德堡變奏曲唱片上出現的主旋律,是第二十一錄製。

對於1981年:
-----我們從第三和第七變奏開始,把開頭的詠嘆放到很遠的地方---
  在他五十歲生日的前夕,亦反常規的重新錄製了郭德堡變奏曲。僅僅幾天後,1982年10月4日,他便逝世了。

  他的郭德堡變奏曲,可說是經典之作。在我第一次聽到他的CD後,改變我對巴哈音樂的看法。他清楚呈現每個聲部的線條,對於音色的選擇的細膩,豐富了整首曲子,相信很多欣賞者若覺得巴哈音樂深奧難懂,無法接受者,聽過顧爾德的巴哈,應有所改觀。誠如俄國明鋼琴教育家涅高茲Heinrich Neuhaus 在聽完顧爾德的巴哈演奏後說-- 巴哈復生了

廣播
  他的廣播紀錄片分為兩類。 第一類節目是關於家荀白克和理查史特勞斯。 他還在這個節目從一個特殊的角度談到兩位藝術家史扥柯夫斯基和卡薩爾夫。 因為這四個人都是特殊的人, 異乎尋常的人, 創新者, 逆流而上的人, 激進的保守派。他們都這樣問自己---在我們的時代, 音樂是什麼?

  第二類包括題為[孤獨三部曲]---
   〔北極觀念〕  
   〔晚來者〕     芬蘭島人
    〔土地的寧靜〕    孟諾派教徒

又是 一些特殊的人, 相互遠離的人們, 堅定 固執 拒絕被喧嘩吞沒,拒絕迷失於其中的人們(John P.L. Roberts的顧爾德孤獨三部曲研究 顧爾德面面觀中有翻譯)。
  

從廣播經驗出發,顧爾德變成了一個聲響機械大師,一個出色的剪輯師,他創造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把他巧妙地採訪過的人物的聲音混合起來,表達他所強烈感受到的東西。

手勢
  顧爾德坦鋼琴有許多不同於常人的姿勢與手勢(駝著背,作超低的椅子,手腕往下壓),引起許多人的好奇。法國音樂研究員Francois Delalande 曾就顧爾德探作不同曲子與樂句所作的手勢作細微的分析, 而發表了一篇文章(顧爾德的手勢--- 音樂手勢符號學的組成部分  顧爾德面面觀中有翻譯)。
  

而顧爾德本身則解釋說:
在漫畫中我常被化成一個鼻子錦貼著鍵盤的人。實際上,這種姿勢只限於某種特定的曲目----這種姿勢可不能用來談史克里亞賓的作品。 對於巴哈的作品則可以靠近,甚至應該靠近,因為這是使音色精美的一種方式。 

速度
  他根據環境,不時的在演奏錄音中改變同一作品的速度。顧爾德認為速度並不是最重要的,演奏家須找到一適合的速度能完美的表現出自己的想法,音色,樂句,不須遵照傳統,或在意別人的想法。所以,當我們廳他的錄音時,常發覺它所選擇的速度和一般的錄音差別很大,但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的詮釋在音樂中。
 

推薦CD
顧爾德  巴哈郭德堡變奏曲/Sony MK37779      
  此片自發片以來已得過許多大獎,是加拿大籍鋼琴家顧爾德非常珍貴的錄音。郭德堡變奏曲是許多研究家認定的催眠音樂,但全長50幾分鐘的巴哈,顧爾德詮釋的鮮明活潑,一點都不枯燥乏味,而且顧爾德連續錄了20次,總算彈出完美無匣的第21次,留給廣大的愛樂者,非常值得珍藏。

自《芳屹的鋼琴園地》



Glenn Gould: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81 Studio Video (comple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