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ducation blog shares various horizons of music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Being devoted to music education for 19 years, Carol Ng has established her private studio at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ith an examination-standard Yamaha grand piano. In addition, Carol is keen on enlighte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advocating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usic industry.

教育BLOG旨在推廣音樂教育發展,讓更多人認識不同的音樂領域;吳老師投身音樂教育十九年,於南澳洲的阿得萊德開設私人教室,並採用符合考試標準之Yamaha 三角琴教學,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學好者及推動音樂行業的持續發展。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聽懂音樂的方法

「很多人跟我抱怨,音樂不容易聽懂。語言、文字有明確的內容,音樂卻沒有。我的感覺剛好相反。音樂那麼樣精準、清晰,不像語言、文字那樣曖昧、分歧。」 這是孟德爾頌說的,話裡面顯示了重要的區分、區別──對大部分、一般的人而言,音樂是抽象的、飄渺的,沒有具體對應的實體,聽不出來這段在描述山或河或海,聽不出這段在表達什麼樣的情節引出的什麼樣情感。可是對少數的音樂人而言,音樂非但不含混迷疑,音樂所表達的,比語言還強烈還明白。

孟德爾頌所處的浪漫主義時代,是一個人類勇於、忙於挖掘自我情緒感受的時代。他們最好奇最有興趣的,就是試探以前的人沒有開發、記錄過的感官可能性,觸摸進而超越原來設定的人間感官邊界。帶領浪漫主義時代浪濤的主力,就是不受拘執、無法抑扼的熱情。

放在浪漫主義脈絡下,我們可以對孟德爾頌的話,有一番新的理解。他沒辦法信任語言、文字,因為語言、文字能形容的,是過去既有的感覺感情。痛苦、憤怒,或愉悅、歡樂,就祇能是平常一般的痛苦、憤怒或愉悅、歡樂。然而浪漫主義要開發要擁抱的,是一般痛苦以外的痛苦,一般歡樂以外的歡樂。相形之下,繪畫、尤其是音樂,比語言、文字容易擺脫
原有的經驗框架,迎向浪漫主義新熱情。

音樂聽在耳中,至少聽在孟德爾頌那樣的人耳中,能夠穿透語言、文字的縫隙,顯示出特別、特定的情感情緒。不是痛苦、憤怒、愉悅、歡樂,而是這些形容指稱無法規範的曖昧模糊地帶。既苦又甜、既喜且悲,乃至於比這種矛盾弔詭,更複雜十倍百倍的東西。那種東西,用語言時祇能指稱其某個部分,必須用音樂、用音樂的曖昧模糊,反而才能呈現。

換句話說,孟德爾頌表達了對於音樂的深刻信念──音樂是、音樂應該是對情感情緒更準確也更細膩的記錄、表達。音樂當然不是形式、抽象的。聽懂音樂,意謂著聽懂裡面掙扎著躍動著的情感與情緒。

為什麼有人聽不懂音樂?因為他們缺乏將音樂和情感情緒連結在一起的能力。聽不懂音樂的人,用平常的習慣問:「這音樂在講什麼?是森林、是馬路、還是美麗的少女在散步?」找不到具象線索時,他們轉而問:「那這是悲傷的嗎?快樂跳舞的嗎?還是痛苦吶喊?」一度他們以為找到答案:「啊,這一定是在形容快樂吧!嗯,是蠻快樂的。」然而音樂繼續走著進行著,他們心中找到跟音樂對應的,還是祇有「快樂」,快樂快樂快樂⋯⋯,很快就讓人疲乏、無以為繼了。

要像孟德爾頌那樣聽到音樂、聽懂音樂,人必須從語言、文字中解放出自己的感覺,將感覺放回一種還沒有被語言、文字畫分歸類的原始狀態。擁有幾千種或萬種不同情緒可能的狀態,讓自己攤開在音樂前面,想像著音樂撫過那麼廣袤的原野,吹動這裡的一根草,那裡一根樹枝,然後在湖面掀起一片鱗鱗的細紋。草、樹、湖水各自不同,音樂上上下下左左右
右,時而盤旋時而擺盪,一直在變化,不曾停留,也就一直不斷激發著我們心靈中不同的感受。語言文字祇能用「快樂快樂快樂」來記錄的,在音樂中被還原成變化多端不可能定著的樂句、和聲、方向、音符⋯⋯

音樂對應的,因而是具高度擴張、永不厭足的熱情。是熱情衝擊、困擾、提醒我們語言、詞彙的有限,也是熱情帶領我們把自己延展開,成為一大片情緒的聚寶盆,音樂怎麼扣敲,盆裡就應之以怎樣的寶物,讓自己充滿熱情、充滿自我可能性,我們才聽到音樂,才從音樂中得到滿足。

文│楊照 《新新聞周刊》副社長、名作家

自《muzik》(2011年8月no.5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